一张“严肃”照片的背后

一张“严肃”照片的背后

面对一张好照片,很多人的第一感觉是“好看”。这个简单的评价背后,有摄影师为这次拍摄做出的很多努力。 以这张上门拍摄的百天照为例(我的绝大多数百天照片,都是在客户家里拍摄的),我来介绍一下照片的拍摄过程。 质感的考虑:质感是我强调的重要元素之一。认真选择孩子的帽子、衣服和毛毯,让照片有了细腻的质感。 色彩的考虑:照片的基调是暖色,由同色系的背景、帽子、毛毯奠定基础。孩子的衣服是补色,让画面更活泼。 光线的考虑:上门拍摄我都争取得到客人的支持使用闪光灯(其实是完全无害的,欧美摄影师拍摄新生儿基本都会使用),这是获得理想拍摄效果的前提。正面右上方主灯加雷达罩,保证眼神光,让孩子的眼睛炯炯有神。正面左侧柔光箱加蜂巢打填充光,保证面部光线自然、均匀。左后方稍硬的轮廓光,让画面具有层次。 摆姿和引导的考虑:如何突出孩子的可爱和健康,合适的造型必不可少。摄影师的脑子里要装着大量的方案,保证根据不同的情况迅速做出反应,选择最佳的摆姿。同时基于对孩子心理和生理的熟悉,配合引导让孩子发挥出最佳状态。 器材的考虑:用中长焦的镜头而不是广角,最大限度地减少畸变,同时压缩背景距离。 ………… 看到这里,相信大家不再会觉得,拍出好照片是件随机碰运气的事了吧,更不是简单地按下快门那么简单。 上面说的还是大家看得见的,事实上,要拍出一张好照片,还有更多幕后不为人知的积累和努力。 在开始做摄影师的时候,我就给自己定了这样一个标准:要“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照片,做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人”。我希望自己拍出来的照片,不仅在今天能吸引人,在未来的日子里仍然耐看。 这就是我所追求的“严肃”的照片。 它首先符合我的个性性格,源自我的艺术修养。然后基于我对于器材的熟悉,对于摄影技巧的掌握。在具体拍摄开始前,有充分的前期准备。拍摄进行过程中,对于光线、构图有周密的思考,对于拍摄过程的全盘把握。最后有后期处理时的润饰……一切的一切,最后凝聚到一张照片中,呈现到客户的面前。

从一个客户电话想到的

从一个客户电话想到的

在澳洲生活得越久,越喜欢这个国家。 清新的空气,来自陌生人的友好,处处人性化运作的社会…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,让我感觉如同遇到一个相见恨晚、十分对脾气的好友。而这个好友,在吸引我的同时,也在慢慢地改变着我。 两年前,我开始经营自己的摄影工作室。我所遇到的华人朋友素质都相当高,几乎每一名客户的服务过程都十分愉快。我很享受跟他们交流的乐趣,客户也认可我的服务。我一直觉得自己秉承的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,以诚信为本,站在客户角度,为客户着想。我一直觉得自己虽然身在澳洲,但服务客户还是百分之一百正宗的中国人观念,直到有一天我接到一个客户的电话。 这位妈妈很久前就跟我商量给孩子拍生日外景,但由于工作忙,忘记交付定金确认预订。直到孩子生日临近才突然记起来,于是付完定金后给我打电话。交流完拍摄的计划,挂电话之前她问我:“你怎么没主动跟我联系呢?”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,我有些意外,一时竟然不知如何做答。 是啊!这是一单生意啊!客户忘记了,情有可原。可你是经营者啊,你是乙方啊,怎么不催单呢? 也就是在这一刻,我才突然意识到,在这里生活的几年,澳洲已经改变了我很多。 在国内的时候,如果你给某个商家打一个咨询电话,后面人家准保一个接一个的夺命 call,追到你无处可逃、乖乖缴械为止。且不说车险还没到期,各种大大小小的保险公司都会轮番轰炸,让你头皮发麻。准妈妈刚刚住进产房,各种月子中心、印手足印、做胎毛笔、起名算命的,都找上门来…… 来澳洲之后却是完全不同的体验。我曾经参加过一次展会,并且在一些厂商的展位留下过联系方式,厂家后续仅仅发过一两次邮件,见我没有明显的购买意向,便不再联系。为女儿买长笛,联系了几家商店询价,收到了他们的回复。比较后选择了其中之一,其他的商店也并没有因此穷追不舍。还有一家太阳能电池板厂家上门推销,我们已经有一些动心,但没有能马上做决定。可是人家留下一个联系方式以后,自此再也不来…… 多打一个电话,再多追几封邮件,有些订单就能到手,为什么有钱不去赚呢?相对于国内的商家崇尚的所谓狼性销售,感觉在澳洲这边做生意的人追随的前辈是羊,温顺、安静得让人不敢相信。 你可以解释为这些人太懒、不上进,而在我看来,这正是澳洲吸引我的魅力。 大周末的、节假日,正是好赚钱的时候,可政府非要让店铺关门。旅游景点、海滩,多好的黄金地段哪,多开几家店,多竖几块广告牌,多收点门票不行吗?怎么都这么傻呢? 从天朝过来的人,习惯于把赚不赚钱当成衡量一切的标准。然而,我们如今生活的这个国家和这里的人们,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,人来到世上,不仅仅是为了赚钱,生活中还有很多比赚钱更重要的东西。 比如给人以空间,比如给人以尊重。 一个文明的社会,会同化每一个人。当我意识到自己在无意中接受澳州的价值观,并且实实在在地改变自己之后,我发自内心地欣喜。 希望那位妈妈也能有机会看到这篇文章,算是我对你的问题做出的一个最完整的答复,并且因此理解和原谅我的失礼。